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公布 浙江仙居县下汤遗址、武王墩一号墓等入选

2025-06-14 14:14:06

  今天(2月19日),年中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布了六项“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国考古新公布分别是发现:吉林和龙市大洞遗址、浙江仙居县下汤遗址、浙江址武甘肃临洮县寺洼遗址马家窑文化聚落、仙居县下选陕西宝鸡市周原遗址、汤遗安徽淮南市武王墩一号墓、王墩江西景德镇市元明清制瓷业遗址群。号墓

  另外,等入乌兹别克斯坦蒙扎铁佩遗址入选国外考古新发现。年中

  大洞遗址

  发现1.7万年前后人工石雕塑

  吉林和龙市大洞遗址,国考古新公布是发现目前东北亚地区规模最大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旷野遗址。2021-2024年,浙江址武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多家单位对该遗址开展了主动性考古发掘。仙居县下选

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公布 浙江仙居县下汤遗址、汤遗<strong></strong>武王墩一号墓等入选

  △大洞遗址历年发掘区示意图

  在距今1.7-1.5万年的地层中,考古队发现了带有“V”字形的刻划石制品,初步判断这件石制品应为人工的石质雕塑。据介绍,关于现代人行为起源与扩散问题的研究中,带刻划痕迹的遗物常常被视作证明“行为现代性”的重要特征之一,甚至被作为语言出现的证据。综合该遗址多种发现,显示出我国长白山地区在东北亚古人类演化与迁徙扩散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公布 浙江仙居县下汤遗址、武王墩一号墓等入选

  赤铁矿石雕

  下汤遗址

  呈现我国早期稻作农业社会样貌

  截至2024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在浙江仙居县下汤新石器时代遗址,发现了壕沟、人工土台、房址、食物加工场所、红烧土“广场”遗迹等。综合研究后,考古队初步复原出下汤远古村落的结构布局,这是我国早期稻作农业社会组织结构的重大突破。

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公布 浙江仙居县下汤遗址、武王墩一号墓等入选

  下汤遗址上山文化聚落复原示意图

  据介绍,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长江流域一系列稻作遗存的发现,学界提出了水稻起源于长江中下游的观点,而其背后的早期社会面貌却知之甚少。下汤遗址贯穿新石器时代始终,经历了从稻作农业起源到新石器晚期农业高度发达的整个历程,新发现的聚落要素、聚落结构,为研究我国早期稻作农业社会提供了重要样本。

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公布 浙江仙居县下汤遗址、武王墩一号墓等入选

  北部土台及器物坑

  寺洼遗址

  在黄河上游探源中华文明

  位于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寺洼山村的寺洼遗址,拥有丰富的马家窑文化遗存。2018至202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在这里开展了7次发掘。

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公布 浙江仙居县下汤遗址、武王墩一号墓等入选

  寺洼遗址历年发掘区及“围壕(沟)”分布图

  首次发现了史前时期三重近方形布局的大型“围壕(沟)”。三重围壕平行分布、直角转弯,形制布局相当规整。每条围壕口部宽约9-11米,整体看,东西长约600米,南北宽约450米。其始建和主要使用年代为马家窑类型时期,距今约5000年,是目前已知国内最早的多重近方形大型“围壕(沟)”结构,为后世(长)方形“城池”的出现奠定了早期基础。综合三重“围壕”内外的诸多发现,寺洼遗址所在区域为一处马家窑文化聚落群,寺洼遗址属于引领者,是该遗址群中的一处中心性聚落。

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公布 浙江仙居县下汤遗址、武王墩一号墓等入选

  “围壕”西南角内侧(上为北)

  专家表示,寺洼遗址马家窑文化大型聚落展现了5000年前黄土高原西部早期社会的发展水平和文明化程度,填补了中华文明探源研究中黄河上游核心腹地关键时期的空白。

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公布 浙江仙居县下汤遗址、武王墩一号墓等入选

  出土陶器

  周原遗址

  西周甲骨文再次大收获

  持续至2024年,陕西宝鸡市周原遗址考古队进一步明确,该遗址拥有宫城、小城与大城三座西周城垣,规模之大,彰显着周原遗址的都邑地位。尤其在宫城东南门西侧的壕沟内,发现了200余片卜甲、卜骨残片,初步辨识出刻辞180余字,这是西周甲骨文的又一次重要发现。这些甲骨文,涉及天文历法、历史地理、军事战争等多方面,对解开西周诸多历史谜题有着极高的学术价值。

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公布 浙江仙居县下汤遗址、武王墩一号墓等入选

  “秦人”刻辞甲骨及刻辞摹本

  武王墩一号墓

  揭开楚国礼乐文化新内涵

  安徽淮南武王墩一号墓,2020年至今,持续5年多的发掘和研究,已确认武王墩大墓是经科学发掘的迄今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结构最复杂的楚国高等级大型墓葬。共出土器物1万余件,其中包括各类青铜容器154件,围绕着青铜鼎,形成九鼎八簋八簠、七鼎六豆六敦、三件镬鼎、三件箍口鼎的基础鼎制组合。这些发现,与既往所知的楚墓截然不同,显示出战国晚期楚国王陵的独特礼制。

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公布 浙江仙居县下汤遗址、武王墩一号墓等入选

  武王墩一号墓东Ⅰ室

  乐器类文物也是武王墩一号墓的大宗,包括两套23件铜编钟,一套20件石编磬,不少于50件(套)的瑟和至少5种类型的鼓,不少于10件(套)的竽。专家表示,武王墩一号墓所反映的乐器面貌,与战国早、中期高等级楚墓相比变化较大,大型组合编钟被大量的丝竹类乐器取代,呈现了战国时期楚国礼乐文化的发展演变。

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公布 浙江仙居县下汤遗址、武王墩一号墓等入选

  镂孔玉璧

  厘清景德镇元明清制瓷业发展脉络

  本次发布的“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最后一项,聚焦元明清时期。为景德镇申遗提供基础性支撑,2024年国家文物局批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景德镇相关遗址点进行针对性发掘。2024年度发掘涉及14个遗址点,分别关注镇区瓷业发展、原料来源产区、燃料来源产区、道路交通网络等。其中,御窑厂遗址、落马桥遗址和观音阁窑址的考古发掘,揭示了明清两代御窑厂的历史变迁和南宋至近代镇区民窑的发展脉络。

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公布 浙江仙居县下汤遗址、武王墩一号墓等入选

  御窑厂出土凤首执壶

  (总台央视记者 艾达 张立雷 吴经伟)

  [ 责编:杨煜]

  • 综合 | 中心 | 文化 |
  • Add:联系地址联系地址联系地址

    Tel:020-123456789

    | Copyright © 天心天思软件有限公司 Rights Reserved>
    友情链接: 制止餐饮浪费 | 山东公布7起典型案例  成都高新区市场监管局提醒:小心被新型职业技能培训“割韭菜”  广东开展落实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攻坚年行动  铁拳行动|山西“春季护苗”行动 守护学生安全消费  大兴调查研究|辽宁沈阳:调研企业食品安全文化建设  河南启动“你点我检 服务惠民生”活动  北京石景山开展夏季食品安全督导检查  吉林:走进医疗器械检验现场  市场监管行风建设在行动 | 湖北推出11条举措助力检验检测市场发展  吉林抚松:规范参茸土特产市场秩序  北京石景山筑牢夏季校园食品安全防线  浙江:“五一”期间查处各类扰乱市场秩序违法行为337件  广州珂伊美化妆品公司被责令停产整改  四川“春雷行动2023”监测网络电商平台4.36万次 查处案件3.4万件  共赴美丽之约 广西各地开展化妆品安全科普活动  江西赣江新区:“三端协同”推动校园食品安全专项治理  北京石景山筑牢夏季校园食品安全防线  “铁拳”行动|辽宁发布使用未经定期检验电梯等3起典型案例  制止餐饮浪费|北京公布第三批典型案例  江西:加强高考、中考期间校园食品安全监管  检查特种设备 消除安全盲区  江西赣江新区:“三端协同”推动校园食品安全专项治理  黑龙江齐齐哈尔:打造“放心玩”旅游食品安全环境  广东开展落实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攻坚年行动  北京石景山筑牢夏季校园食品安全防线  销售不合格儿童斗篷 浙江温岭一网店被处罚  安徽合肥:上半年查办广告违法案件323件  黑龙江开展食品安全抽检监测技能大比武  聚焦茶叶过度包装|福州首占独株等2家茶叶店被责令改正  拧紧高温天气特种设备安全阀  浙江杭州:亚运知识产权保护“从娃娃抓起”  声称牙膏有医疗作用“宝蜂园农场”被查  聚焦茶叶过度包装|福州首占独株等2家茶叶店被责令改正  浙江德清开展“世界计量日”系列活动  “铁拳”行动|广东东莞查处药品医械、医美领域虚假违法广告  制止餐饮浪费∣广西桂林开展“制止餐饮浪费,青年在行动”主题征文活动  声称牙膏有医疗作用“宝蜂园农场”被查  聚焦茶叶过度包装 | 专项执法检查 整治“过度奢华”  市场监管行风建设在行动|辽宁沈阳:启动夜经济引擎 激活消费潜能  浙江:“五一”期间查处各类扰乱市场秩序违法行为337件  北京石景山开展夏季食品安全督导检查  江西赣江新区:“三端协同”推动校园食品安全专项治理  陕西首例知识产权纠纷案件完成“行政调解 司法确认”  浙江:“五一”期间查处各类扰乱市场秩序违法行为337件  西安建立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站政策资助奖补机制  “铁拳”行动 | 广西查处一批冒伪劣化肥典型案例  计量专家解企业“心病”  查获有质量问题吊扇灯314台!上海开展集中执法行动  多措并举 福建各地市场监管部门护航中高考  广西:“空天地”协作  让“问题”化肥无处遁形